洞里薩湖(Tonle Sap Lake)也叫金邊湖,位於柬埔寨西北部,是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,洞里薩湖由暹粒河、洞里薩河、鬼洞河等多條河流匯流而成,它的出口是湄公河,兩者在金邊匯合,它也是世界上水上人家最多的湖泊,據估計過30萬人生活在洞里薩湖上,是柬埔寨人民賴以生存的命脈,到柬埔寨重點遊吳哥窟古蹟之後,拉車回金邊如果有時間,可以順道看看洞里薩湖別具特色、自然奇觀的「浮動村莊」水上人家。
洞里薩湖(Tonle Sap Lake)是湄公河畔的【呼吸之湖】,每年5月至10月進入雨季,奇蹟便降臨大地:湄公河因上游降雨與雪山融水暴漲,河水通過洞裡薩河倒灌入湖,使湖面以驚人的速度擴張,在短短數月內,水域面積可增長至1萬平方公里以上,水深躍升至14公尺,幾乎是原先的10倍大,湖岸向西推進百餘公里,形成一片一望無際的內海,戲劇性變化的根源,在於其獨特的水系結構,洞裡薩湖透過120公里長的洞裡薩河與湄公河主幹相連,如同大自然設計的「調壓閥」,到了11月至隔年4月的旱季,湄公河水位下降,湖水則反向補給回去,年補水量高達711億立方公尺,接近倒灌水量的兩倍,這種雙向調節使洞裡薩湖成為湄公河流域最關鍵的「天然蓄水池」,真的是自然奇觀⋯
![]() |
我們到時剛好是11月初,湖水才要慢慢往反向補給回湄公河流域,又遇上好天氣與剛好的湖水,真是搭船出航的日子 |
![]() |
洞裡薩湖畔居民適應湖泊的生活,雨季湖面擴張時,形成獨特的「浮動村莊」,這裡像似水上工廠… |
![]() |
雨季湖面擴張時,水位高這個廟宇只露出它的頂部 |
![]() |
每年5月至10月雨季水位高,湖面上就有來來往往遊湖的船隻 |
![]() |
吊床好像是海上人家小孩的休閒活動,不過現在比較進步,有的海上人家,也有錢購買電力,有了電力供給,他們就有更多的電子娛樂 |
![]() |
漁民將房屋錨定在高腳木樁或浮筒上 |
![]() |
由於氣候炎熱悠閒的海上人家,應該是在外面享用午餐 |
![]() |
船的最上層微風徐徐,欣賞著洞里薩湖上的風光 |
![]() |
水上人家的學校,因為教室有限這裡學生輪流只上半天課,中午放學的學生自己划船回家,開船好像是這裡基本技能,生活在水上的小孩多少都學會開船 |
![]() |
由於氣候炎熱海上人家也蓋稻草屋頂與架高的房子 |
![]() |
小鳥高空飛也來探望水上人家,船在這邊是每家必備的交通工具 |
![]() |
這裡的學生輪流上半天課,所以小孩放學後會到遊湖的船上,隨船出海幫遊客按摩賺取零用錢,但條件是要幫船夫靠岸時拉繩子,小跟班按摩結束後,就坐在船頭悠哉的等待靠岸:望湖的日子 |
![]() |
每條遊船停靠的商店都略有不同,今天我們靠岸的這一家商店竟然還有養鱷魚,商店也有在賣鱷魚的用品 |
![]() |
這家商店裡面養育像狸貓的寵物 |
![]() |
一切因水而生的洞裡薩湖,有水則有魚,注定這裡的人們以捕魚為生,以魚為食的生活,在5至10月雨季期間,面積可達萬平方公里,每年魚產量佔全國七成,魚的種類也算蠻多,商店也有在出售乾燥的魚乾 |
![]() |
很難想像浩瀚無際的水域足以覆蓋半個海南島,而半年後11月至隔年4月的旱季,湄公河水位下降,這片汪洋悄然退去後,留下豐茂草園與待墾農田的樣子 |
![]() |
看不到盡頭 |
![]() |
每條遊湖的船,停靠的商店都略有不同,是不是看與船夫的交情而定? |
![]() |
每年5月至10月進入雨季,浩瀚無際的水域也有小郵輪航行 |
![]() |
雨季湖面擴張時,漁民將房屋錨定在高腳木樁或浮筒上,形成獨特的「浮動村莊」,窄窄的河道兩岸擠滿了水上人家,超過30萬人生活在洞里薩湖上 |
![]() |
不但有水上人家的超市,還有住宅、學校、警察站、消防站、教堂、醫院、加油站和餐廳,他們也在船屋上捕魚、種菜、養豬,依賴洞里薩湖和其潮汐漲退之間,自給自足的生活,形成別具特色、自然奇觀的「浮動村莊」 |
![]() |
有點像水上旅館?? |
![]() |
當然也有水上的教堂 |
![]() |
遊完湖繼續拉車回金邊,路上終於拍到柬埔寨的牛,牠們看起來都非常瘦弱 |